牡丹是花中的经典,国色天香,被誉为花中之王。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牡丹融进了对生活的美丽憧憬和良好祝愿,寓意着国家繁荣昌盛,源远流长。
牡丹文化深入我国民间,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历代文人墨客平民百姓中广为流传,使得牡丹文化具有长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在盛世唐朝,全国上下无不为之牡丹倾倒。
唐代诗人刘禹锡赞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王维:“绿叶闲且静,红衣浅复身,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正封:“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皮日休 :“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在宋代韩愈诗中,以国艳嘉誉牡丹。
欧阳修又道“天下真花独牡丹。”
苏轼:“槛徘徊日自斜,只愁春尽委泥沙。丹青欲写倾城色,世上今无扬子华。”
濂溪先生眼中的牡丹,花之富贵也,是吉祥富贵的象征。自唐宋以来,牡丹成为吉祥幸福、繁荣昌盛的象征。
牡丹总是以风华绝代,雍容华贵,艳压群芳示人,但别忘记牡丹华丽的背后的坚强。
今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牡丹的应用不在仅限于传统的观赏层次,在中国牡丹之都菏泽,依托庞大的牡丹资源,不断的对牡丹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其菏泽牡丹产业的龙头企业龙池牡丹,自行研发生产的牡丹特色产品已经涵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牡丹实体产业链。而牡丹在现代社会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寓意着改革开放的中国国泰民安,前程似锦的美好形象,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同的理想和愿望,体现了泱泱大国,巍巍华夏的民族风采和民族精神。
此生不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