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菏泽牡丹谱》研讨论证会召开,论证编撰《菏泽牡丹谱》可行性,围绕“牡丹品种”与“牡丹文化”两个主题,对编撰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市政协副主席时圣恩指出,《菏泽牡丹谱》是展示菏泽市牡丹发展成就的重要载体,是推动牡丹文化传播和打造牡丹品牌的具体抓手,是落实市委、市政府“牡丹之都、花样菏泽”战略定位的关键支撑,要高度重视,提高对做好编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注重牡丹的文化属性,规范编撰内容,严把出版关,把《菏泽牡丹谱》打造成不负时代的学术力作、重磅文献和文化精品。
牡丹之都,花样菏泽。菏泽与牡丹的渊源已久,历史上更有《曹州牡丹谱》、《曹南牡丹谱》等牡丹著作。据《菏泽市志》记载,菏泽种植牡丹历史悠久,始于隋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曹州牡丹史》记载,时赵楼村的赵瑞波经商去北京、天津,用当地特产木瓜、耿饼换来牡丹10余株。又去洛阳求得二乔、姚黄等品种,自此曹州牡丹在周边繁殖起来。明代后期,曹州牡丹开始兴盛,记有“甲于海内”之说,享有“曹州牡丹甲天下”之誉。
目前,菏泽市牡丹栽培面积已达12万亩,品种多至1283个。“村村有花园,户户栽牡丹”,牡丹区是全市牡丹的集中产地,已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花色最全的牡丹观赏区,又是牡丹生产、科研和出口的基地。
龙池牡丹油用+观赏牡丹种植基地占地超4000亩,其旗下中国牡丹种质资源基因库,占地400亩,现有牡丹品种400余种,其中自主培育新品种30余种。在培育牡丹新品种的同时,龙池牡丹也在进行着对散落民间的古老传统牡丹品种的收集、保护,以及牡丹九个原生种、一千个以上商品种的种质资源收集工作。龙池牡丹希望,中国牡丹种质资源基因库不仅能够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研究牡丹种质资源的平台,为园艺育种者提供丰富的品种资源和遗传材料,也将极大地丰富中国园艺品种的多样性,为全球牡丹产业提供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