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龙池牡丹热点
  • 龙池牡丹视频
  • 龙池牡丹社会新闻
  • ■ 龙池牡丹|丝路精神下看中国牡丹的欧洲之旅
    阅读量:3246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3-10-22

    十年前的金秋时节,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开拓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十年间,无数跨越山海的交流与互鉴呈现出一幅精彩的“丝路画卷”。今天,龙池带大家了解丝路精神下中国牡丹的欧洲之旅。

    6534b146c9ef2.png 

    中国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牡丹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唐代便已传入日本。随着丝绸之路的兴盛,欧洲人从中国进口的刺绣和瓷器的图案中看到了雍容华贵的牡丹花,不过这时的他们以为牡丹与龙凤一样,都是中国的一种图腾,并不真实存在。直到165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代表来中国访问时亲眼看到了牡丹,才有了西方人看到中国牡丹的最早记载。1786年,英国邱园主人约瑟夫·班克斯(Joseph Banks)读了这篇文章,对牡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请人从广州为他收集牡丹,并于次年送到邱园。1789年,这些牡丹中有一株开出了高度重瓣的红色花,这便是最早引到欧洲的中国牡丹。

    1794年,邱园再次从中国引入一批牡丹,由于漫长的航程,最后只有三五株成活,得以繁殖、扩散。成活的牡丹植株开出了深粉色重瓣花,1804年英国植物学家安德鲁斯将它定名为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这是为牡丹定的第一个学名。

    1802年,又有一批具有野生紫斑牡丹血统的中国中原牡丹被带到英国哈福德夏郡,栽在A.休姆(Abraham Hume)爵士的花园中。1806年,其中一株开出单瓣粉白色花,花瓣基部的紫红色晕斑引人注目。这个品种成为当时欧洲播种繁殖牡丹的主要种子来源。

    6534b15b21d9e.png 

    随着牡丹不断被引进,并在英国扩散,随后又迅速传入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从而在19世纪初的欧洲掀起了一股牡丹热。但因品种及数量有限,加之繁殖缓慢,价值昂贵,难以满足要求。1843--1880年,著名植物采集家罗伯特·福琼曾三次来到中国收集牡丹品种,成功引回了30多个牡丹品种,并引进了中国牡丹的嫁接、繁殖方法,解决了牡丹在英国生长不良的问题。

    福琼引进的中国牡丹品种在英国一直流行到19世纪末,并带动了其他欧洲国家的牡丹栽培和发展。 19世纪末,经过欧洲园艺家长期栽培和选育,形成了一个适应当地风土条件的品种群——欧洲牡丹品种群。欧洲牡丹几乎都是高度重瓣,花朵下垂,有叶里藏花现象,与中国传统牡丹几乎完全相同,实际上,欧洲牡丹是对中国牡丹进行驯化改良的产物,它既保留了中国牡丹的主要性状特征,又能很好地适应欧洲的气候环境。

    中国牡丹的欧洲之旅,是一段见证文化交流与友谊的传奇。在这段旅程中,中国牡丹不仅展示了自身的美丽与坚韧,还传递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沿途所见所闻,让欧洲人民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牡丹的传入,为欧洲园艺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中欧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6534b16819455.png 

    龙池牡丹建立百年牡丹圃,对国内外各大牡丹种植圃进行调研,以实现对散落在民间的古老传统牡丹品种的保护,以及对牡丹九个原生种及一千个以上商品种的种质资源的收集。龙池牡丹在发展中始终秉承“德行天下、造福万家”的经营宗旨,传承牡丹国粹文化,以牡丹科技产业化成果造福于人类大健康为发展核心,传承丝路精神,共同开创牡丹花·开全球的美好未来。